就见那窜天猴留下一条白色的尾迹,那是酒精烧后产生的高温水汽,在寒冷气温下凝结后产生的样子。
别的地方如果点着了酒精料的火箭,那尾气会很快散开然后就看不见了,而在这里,就看着十分的凝实,飘散的速度很慢,就像一根大柱子一样,相当壮观。
关键那些水汽不是随风飘散,而是在慢慢地向地上坠落。
糸川英夫和他的徒弟们也是仰着头,看着小火箭越飞越高。
话说这20多个徒弟,其中6个是日本人,剩下的全是糸川英夫在工业基地里挑选出来的,也都是小天才级别的人物。
糸川英夫看着小火箭越飞越高,而且飞行轨迹很直,也是露出了笑容。
他们倒是没怎么振奋,因为徐岩给的资料实在是太详细了,他们照着做就可以,所以就少了那么一丢丢喜悦。
直到那小火箭看不见了,众人这才收回目光,然后糸川英夫招呼着徒弟们收拾东西,他则是将用来点火的电线圈起来。
这时就有一个徒弟问道:“糸川老师,我们这次成功了,是不是就照着比例放大就可以了?”
糸川英夫点了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用蹩脚的中说道:“还要等火箭落地,找回来看看。同时,做大火箭,还要考虑到,材料问题,不简单的!”
说着,又让另一个学员用电台联系霍林郭勒雷达哨所那边,看看火箭的落点大致在哪儿。
吩咐完后,又转头看向刚才问话的那个徒弟,笑道:“徐政委,跟我说过,火箭所取得一定成就,就分离成两个所,一个研究运载火箭,另一个研究弹道导弹。
这个,要看你们的兴趣,自愿分配,郑同学,你喜欢去哪个所?”
就听这个叫郑伟忠的同学笑道:“我还是想跟着您继续学习!”
“欸,你的天赋很好,大学的专业,又刚好是流体力学,众多学员当中,我最看好的就是你!”
糸川英夫说着拍了拍郑伟忠的肩膀:“你迟早都要一个人,早点明确未来的方向,积累也会更快!”
“嗯!”郑伟忠用力点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
同一时间,工业基地,动力研究所。
试车车间内,李亮和张楚正带着一群年轻的研究员,以及两位新来的日本气涡轮专家,正在围着一台新研制的发动机做着最后的调试。
李亮和张楚,本就是复旦机械系的高材生,原本徐岩给他们的那些气涡轮的资料,他们早已吃透,三个多月前就成功制造了一台气轮机。
而眼前这一台,则是两位日本气轮机专家来了之后,在徐岩提供的英国劳斯莱斯德温特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设计出来的喷气发动机。
至于德温特发动机,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流星式喷气战斗机后期使用的喷气发动机。
原本徐岩以为机械这方面的东西嘛,那肯定是汉斯喵和鹰酱牛逼一些,但是后来系统狗子给了他提示,说这年头在发动机领域,劳斯莱斯才是最吊的。
最后徐岩索性把通用、劳斯莱斯、容客三家公司的喷气发动机资料全给买了出来,交给李亮他们相互对照,取长补短。
(罗罗和劳斯莱斯原本是一家公司,后来因为研发新的航空发动机亏了不少钱,被英国政府接手,之后就拆分成了两家独立公司,叫罗罗的那家专注于航空、船舶发动机和核动力装置,劳斯莱斯则专门造车,后来又被宝马收购,大致就是这么回事)
要说李亮和张楚,可能当兵当久了有点一板一眼,聪明的脑瓜子不怎么喜欢转弯,所以在喷气发动机这块一只没什么进展。
让他们仿造确实是快,冶金工程学的熊孩子也有不少,钨合金的涡轮叶片虽然产量不大,但也能造,老早他们就照着搓出了一台汉斯喵的容客-j00发动机。
也就是更加大名鼎鼎的262上装的那个。
但是让他们改进,他们就总缺了一点点灵感。
等到那俩大阪佬来了,要说专业的事还真就得交给专业的人,他们很快就融合三家的技术优点,重新设计了一款船新版本的涡喷发动机。
就是现在他们要测试的这台。
就见众人一阵检查,你检查完了我过去看看,我看完了他又上去摸摸。
好一会儿之后,众人才从发动机身边离开。
“打开出风口!”
张楚一声令下,出风口边上就有几个研究员合力扳动一个绞盘,太冷了,绞动闸门的齿轮都冻上了。
一阵吃奶的劲之后,就听咔嚓一声,然后出风口外面的大闸门被缓缓横移开,合着门缝那里也冻住了啊!
不过动了就好办了,闸门的开启也是越来越轻松。
随着一阵寒风吹进,一众研究员们也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李亮连忙让说发动引擎,不然油料很快就冻住了。
两个大阪佬也是第一次体验东北的严寒,一听这话,连忙各种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