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那个……
吕武是西征的发起者,他是下军将。
合谋的魏琦是新军将。
中行偃是上军将,亲自过来之后就会成为部队里面的最高官,是来接手西征部队指挥权的吗?
西征并不是一场国战,算是家族发动的私战。
这种战争除非国君重新定义为国战,要不然都只是一种“次级”战争,不是谁的官职高就是指挥官,一般由发起者来担任指挥官的职位,并主导战争的走势。
吕武需要先搞清楚中行偃是个什么意思,否则必然会对指挥系统造成混乱。
这一次参与西征的家族挺多。
卿位家族确认参加的是作为发起者的阴氏,合谋者魏氏,还有家主亲自带着两个“旅”过来的中行氏,其余就是超过五十个中小贵族,又以小贵族的数量最多。
智氏、范氏、解氏也确定参加,只是他们的部队还没有抵达。
会有这么多的家族参与,一些是亲自受到吕武的邀请,更多是求加入。
毕竟,吕武每次对外征伐都有收获,对战利品的处置也是公平公正,中小贵族还是非常乐意跟随阴氏作战的。
同样的理由,吕武每一次的收获都不俗,哪怕是作为卿位家族一样喜欢跟阴氏搭伙。
这一次,少则出动一个“卒”,多则出动两个“师”,不算齐国的那两个“军”,仅是晋国贵族零零散散地凑起来已经超过一个“军”的兵力。
而那还是智氏、范氏、解氏的部队没抵达前的部队数量。
其中,阴氏和魏氏各自出动两个“师”,中行氏来了两个“旅”,先氏、张氏、籍氏分别来了一个“旅”。
要是智氏和范氏再给力一些,说不定西征的部队能凑出两个“军”的编制。
不知道也就算了,一旦知道吕武号召之下随随便便就能凑出两个“军”的部队,谁都要惊掉下巴。
“攻击何时展开?”中行偃没提接管指挥权的事情,相反问了这么一句。
那么问就已经是一种表态,表示不会追求指挥权,只是过来跟着一块吃肉的。
吕武定了定神,说道:“齐军已被我拆散,月余之前展开攻击。”
他给中行偃介绍了一下战况。
包括数量为两万五千的齐军士兵被拆成了十个“单位”,分散出去清扫洛水以东的区域。
同时,魏氏的两个“师”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北上,估计是在对洛水以东进行清扫。
中行偃有点听明白了。
大河西岸只有数量不多的白翟部落,无法展开什么大型的交战,先期的军事行动只是很普遍的扫荡以及劫掠。
至于拿齐国的部队当仆从军来用这种事情,没有先例为前提,吕武这一次这么用极可能会成为以后晋国“卿”操控邦交国的套路。
所以,吕武这一次那么使用齐国的军队,算是为晋国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办事“先例”了。
以晋国“卿”的机灵和霸道,信不信以后动不动就召唤附庸国和盟友给自己家族干私活,会成为一种惯例?
中行偃有些愣神,说道:“此次西征主攻义渠之戎?”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
白翟老早就向西逃窜,大河西岸没有留下多少白翟部落,有些还是消息不通从西边或北边迁移过来的。
他们在大河西岸不会遭遇到强力的抵抗,等于说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
出动了那么多家族,兵力又是那么强大,怎么能白白忙活一场,绝对是要继续向西,随便找任何一个非盟友干上一场的。
西边都有谁?
晋国知道的是,西边有秦国和义渠。
他们是先进入原本属于白翟的栖息地,以进军路线方向来推断,一路向西肯定是进入义渠人的地界。
为了收获而出征,无关于道义或礼制,打秦国还需要先派人宣战,打义渠这种戎人则不用有太多的讲究。
那么还用得着多想吗?
肯定是带着义渠人先干一干,要不要干秦人再看局势需要。
中行偃问道:“今次可将攻秦?”
吕武很坦白地答道:“必攻也。”
义渠之戎强不强大?
阴氏已经跟白翟那边的首领取得联系,这一次要先联合起来干义渠,将义渠干趴下再干秦国。
白翟与义渠刚正面时突然遭到秦国背刺,损失略微惨重,陷入虚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