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4章:一帮大佬的齐聚

第65章一帮大佬的齐聚

吕武需要去一趟“洛邑”接受敕封才是侯爵,也就等于有立国的资格。

其余的人,比如士匄,一样是需要去“洛邑”把程序走完。

他们这一批获得立国资格的人,以解朔的家族实力最差,范氏则是被离间了。

这么看的话,周天子完成了对晋国的切割,还在号称晋国内部第一强大的家族范氏埋下了一颗钉子。

那个就是木秀于林的结果了,再来就是范氏的封邑离周王室的核心重镇太近,不怪周天子顺手玩了手段。

彘裘会自立吗?哪怕彘氏没有自行立国,心里肯定也会有些想法。

这个怎么说呢?没有资格就算了,获得资格就会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很是人之常情的呀。

吕武在“魏”地巡视了半年之久,主要是亲自查勘地形,决定在哪里修建函谷关。

目前因为没有大肆砍伐的关系,水土流失方面并不严重,走哪里都能看到茂密的植被,远不是两千五百多年后一眼望去全是光秃秃黄土的景象。

面积极广的森林在当前对人们是一种禁区,进去了害怕迷路是一方面,里面的猛兽和有毒昆虫太多又是一个事实。

毒漳?这种玩意不会出现在北方,算是南方那种长期湿润气候一种“特产”了。

吕武跑去后世三门峡那边一趟,亲眼看到了林立在河流的巨石。而这边的水流也远比其它河段湍急,行船的话几乎没机会做临时规避,必定是会撞上巨石弄得船毁人亡的。

在后世的很多先秦影视作品中,函谷关看上去就是一个高不足六米,还是一个处在两个山头中间的小关隘。

那种小是到了什么程度呢?关隘的长度不超过三十米,周边的山体也看不到什么防御工事。

其实那是挺能理解的事情,条件和经费都有限得很,真实仿造秦时的函谷关,要花多少钱啊?

历史上的函谷关究竟是个什么模样,由于没有详细的献,规格方面只能靠猜。

吕武亲自走了一遭,不那么确定是不是找对了地方,选了一个必经之路的山谷口。

这里两道山脉拦截了去路,向西仅有一个宽度约在五六十米的山谷。

两座山脉的坡度很陡峭,人少一些还能攀爬,大军才不会去干这种事情。

比较难得是山谷口前方约百来米还有一道天然河流,它是黄河的一个分支,河面宽度约是二十米,只是水流速度看着很平缓。

另外一点,山谷口之外的地面并不平整,尤其前方还有海拔比较低的几座矮山包。

从军事角度来说,真的没有比这种地形更适合建立关隘的地方了,最为难得的是周边近百里内也就那么一个地方适合大股人马进入秦地。

阴氏将函谷关修起来,再修一条道路通向东边,和平时期的人流和货运方便,战时将关隘城门一关就是一道坚实的壁垒。

当然了,修肯定不会只在山谷口修建一座关隘就算完事。

关前怎么都要有驿馆,再来就是提供过往行人暂时休息的场所,囤放商品的仓等等。

同时,驻军的永固式营盘不能少的吧?山体之上的工事,诸如驻兵点、烽燧等等,肯定也是不能缺的。

再来就是,山脉有一些地方存在上山的小道,要么是改造山体,不然就是修建屯兵堡垒,有太多的永固式工事需要完成了。

所以,函谷关只是主体,不管是只有耸立在山谷口的城关,还有零零散散很多的配套。

入秋之前,吕武收到了来自士匄的邀请,说是前往“虞”那边一趟。

目前“虞”是阴氏的封邑,士匄并不是进驻城内,选在“虞”附近辟耳山的山脚下。

在那边等候吕武的不止士匄,还有中行吴、解朔、彘裘和先屏、孙林父、崔杼、张老、韩起。

这样一来的话,等于是晋国有数的大人物都在那边,必定是有大事亟待商议。

吕武不可能没有在事先收到消息,除非是范氏或荀氏想搞什么幺蛾子,要不然对将要发生什么事一清二楚。

说起来,吕武一消失就是三年之久,也就是目前是春秋时代,换作是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不要说是三年,消失三天都算不得了啦。

那些在辟耳山等候吕武的人并没有携带大批人马,必要的护卫力量则是肯定要有,一个带上几百或数千,合起来总数也超过了万人。

没办法的事情,当前的贵族出门原本就会显得很是浩浩荡荡,再来是晋国的内战结束不久,太多家族失去封邑,保不准会有漏网之鱼想搞点什么,像智瑩和中行偃死于刺杀不但会是悲剧,还会成为笑话的。

吕武在一个树叶变得枯黄的时间来到辟耳山。

秋风的吹动之下,落叶和枯草随风而舞,人鼻子会闻到属于尘土的味道。

“阿武,任是清闲啊?”士匄看到吕武先是一阵“哈哈”大笑,随后讲了那么一句话。

好像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尽管是有督造建城的任务,比起以往还真让吕武难得有更多休息的时间。

《点击报错,无需注册》